广西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2025年第八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南宁海创大赛”)由中共南宁市委员会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工作专项小组主办,是南宁市招才引智的重要品牌,经过六大分站赛区预赛的激烈角逐,来自全球的50个优质创新创业项目成功晋级本次南宁海创大赛决赛。
本次决赛将按照新一代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组、新能源组、新材料组、高端装备制造与低空经济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组分组进行。现按照决赛公示名单组别顺序,逐一为大家展示成功晋级的团队和项目,本期为您介绍的是第一期——新一代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组。
镜片AI检测项目
参赛单位:心鉴智控(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知天下AI:高斯溅射三维重建内容平台
参赛单位:知天下(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项目内容
AI三维重建(高斯溅射三维重建/3DGS)是2023年下半年源于欧洲的新技术,可将多视角照片转化为高保真三维模型,具备低成本、高速重建、高压缩比(支持手机端交互)、高效费比优势,正快速迭代并与多模态大模型、机器人领域融合。
知天下AI是国内3DGS领军企业,亦是全球该领域画质领先团队。2020年起斩获ICCV、ECCV、CVPR等AI顶会算法冠军,获中关村高聚工程、苏州园区及姑苏领军人才资助,发布国内唯一实用平台“知天下AI微信小程序”,算法质量优于国外Lumalabs、Scaniverse等企业。
二、项目成果
成果涵盖3DGS互动内容、算法软件及服务、原始数据:
1.云中漫步中国:XR沉浸式内容,通过头显触达海外用户,结合大模型对话按时长收费,传播中国文化与建设成就。依托全球顶尖3DGS算法及轻量XR产品,除自产内容外,还吸引无人机爱好者批量创作,搭建XR中外内容桥梁,有望年创收上百万美元。
2.机器人训练数据源:为国内头部机器人厂商提供含地形、气候等多维度真实世界数据,可模拟复杂环境,助力精准训练,目前已有多家厂商对接。
三、参赛单位介绍
知天下(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3DGS与多模态AI融合技术,实现“多快好省数字化全世界”,提供高真实感立体世界服务。
2023年底发布国内唯一免费3DGS平台“知天下AI微信小程序”,拥有独创非线性镜头算法;预计2025年成为全国最大3DGS创作者社区,手握全球优质内容,通过XR体验端实现营收,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强3DGS技术流水线,为具身智能提供训练数据。
创始人宋宽博士曾参与美国NASA&NOAA卫星任务,获三项领军人才认证及中国遥感优秀成果一等奖,有阿里云算法带队经验,2025年获AI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首席科学家获五项AI顶会算法冠军,CTO曾任多家互联网公司技术VP。
AI算法模型农业种植领域平台
参赛单位:北京中农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项目内容
CEA可控环境农业系统是为在温室里种植高附加值作物的农业企业服务的。系统中作物的AI最佳生长模型是核心技术,这个AI模型是我们通过多维度连续性的数据收集结合生物学知识,不断优化而构建的。其中包括生长环境监测、作物本体感知、作物拓扑结构、种植操作方式四大子模块,涵盖共计173个影响因子和超过2300个动态参数,以确保这个AI算法的精准性。系统会通过模型智能化管控温室内设备,如施肥灌溉、通风、补光等,调节生长环境,使室内的环境参数与最佳生长模型吻合,让作物一直保持最佳生长状态,从而达到增加产量,合理使用水和化肥,节约人力的效果。
二、项目成果
1.CEA可控环境农业系统及作物生长模型,共有64项知识产权。
2.农业卫星遥感平台及算法模型,共有32项知识产权。
三、参赛单位介绍
北京中农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农业大数据领域及相关智能算法模型开发的企业,主要为高附加值的种植客户提供CEA(可控环境农业)系统及相关算法,致力于为客户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让整个种植过程更加智能也更加绿色。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技术,为农业金融领域服务,给客户提供指定区域内的高价值农业数据,应用于金融机构的风控分析和业务预测。
公司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认定,拥有101项自主知识产权、2项集成线路设计布图专利(芯片设计),获得数十项行业各类奖项。核心团队均为名校毕业并有十余年的行业经验。
AIGC赋能精准C端群体文化与情感共鸣消费导向
参赛单位:锚定共鸣(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项目内容
锚定共鸣(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AIGC、区块链及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专注文化资产数字化与RWA融合创新,依托自研CulturalLink RFID、AIGC内容引擎和区块链数字底座,为地方政府、传统企业及C端圈层用户提供全链路服务,涵盖文化数据资产构建、IP数字化运营等。
项目立足南宁、辐射东盟,结合区域文化特色,通过“文化资源—数字资产—消费共鸣”架构,满足政府文化数字化治理、企业转型及C端高频交互需求。已开发元CultureVault文化资产库、Cverselink服饰数字生态等产品,具备从底层数据采集到前端运营的全流程能力。
二、项目成果
拥有7项软著及多项在申专利,建成文化类数据资产标准系统与RWA技术框架;自主运营C端用户社群超2万人,私域粉丝超600万,能精准运营圈层用户;已与湖州等地方政府合作文化数字化项目,政企合作与技术落地经验成熟;系统支持多端适配,覆盖RFID硬件、动捕设备、区块链存证及AIGC工具。
三、参赛单位介绍
锚定共鸣(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由核心文化科技团队与产业资源发起,集AIGC生成、区块链存证、数字孪生与软硬件开发能力于一体。团队有服务政企数字化项目的成熟经验,及丰富的C端运营与社群资源,成功实施多项文化数字化与RWA案例,致力于成为连接政府、产业与消费终端的文化科技桥梁。
太赫兹高速加密通信系统(6G)
参赛单位:苏州华域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项目内容
本项目聚焦太赫兹通信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技术教育部(国防类)重点实验室,由张波教授领衔的核心团队主导。团队深耕太赫兹领域多年,拥有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体系,涵盖太赫兹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相控阵芯片、阵列天线等关键产品。该技术突破传统通信在超高频段的传输瓶颈,具备微秒级同步精度与高抗干扰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卫星星间通信、超高清视频无线转播、军用保密通信等高价值场景。项目成果已在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等重大赛事中实现无压缩8K/4K超高清视频实时无线传输,技术性能国际领先。
二、项目成果
1.太赫兹高速通信系统,传输速率达传统5G光纤的100倍,性能超越美、日同类技术。
2.高集成度硅基CMOS相控阵芯片,首次流片良品率达96.5%,成本较欧美降低40%。累计授权专利158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47项、美国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486篇,形成严密知识产权壁垒。
三、参赛团队介绍
团队致力于推动太赫兹通信技术迭代升级,助力国产化太赫兹芯片产业化,是一家面向下一代通信技术与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正在加快推动太赫兹通信技术和系统(B5G/6G)在行业中的应用,已经形成端到端太赫兹超高速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与系统的整机交付能力,并积极拓展超高速无线通信应用场景,全面构建“泛在连接,万物智联”数字新时代。
国产化高端手机射频模组产品与AI射频前端芯片设计技术应用
参赛团队:升新团队
一、项目内容
本项目聚焦射频前端高度集成芯片设计模组与毫米波天线相控阵列收发机Trx模组研究,填补国内空白。升新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颗Phase8L-PAMiD射频前端高度集成模组,攻克“卡脖子”技术,助力高端手机芯片国产替代,部分产品已在手机端量产出货。此外,其5G毫米波产品实现国产替代,成为国内唯一供应商,广泛应用于机场、车站、工业制造、车联网等时延敏感场景,以及低空经济、虚拟现实、高速接入、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智能交通等领域。
二、项目成果
采用关键技术攻关法,针对5G毫米波通信变频、高集成度模组设计等“卡脖子”技术集中突破,依托先进技术平台,运用CuPAM技术、5G毫米波通信变频技术,实现高集成度模组设计。
推出国内首颗Phase8L-PAMiD产品,在射频器件小型化、多频段支持、成本降低等方面实现突破,填补国内空白,解决进口替代难题。
三、参赛团队介绍
升新团队所在公司为升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获2023年国家级最具成长潜力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苏省双创人才等荣誉,在上海、北京、香港设三家分公司。公司专注高性能射频前端芯片设计开发,在5G通信、卫星通信、毫米波应用领域技术领先,是国内唯一全流程芯片设计公司,且首屈一指兼具消费类电子与毫米波芯片量产经验,服务国内外顶尖通信设备及卫星通信服务商。未来将发力6G硬件,产品覆盖6G手机、毫米波低轨卫星通信等领域。
AI触觉交互技术平台
参赛单位:深圳智触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项目内容
IHS智触研发的多模态人机交互解决方案全球领先,将机器触觉、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通过IHS人机交互系统深度融合,实现真实与虚拟环境无缝连接,带来视觉与触觉深度融合的高精度虚实双向交互。其致力于革新人机交互虚拟触觉反馈体验,打造触觉技术全球标杆,长期愿景是构建AI触觉交互技术平台与机器触觉生态,为医疗、教育、汽车、工业等多场景赋能,普及极致逼真虚拟触感,提供沉浸式交互体验。
二、项目成果
IHS核心技术已在医疗场景商业化,打造出仿生级AI视触觉交互终端——依多训内镜手术教培机器人,覆盖消化及呼吸内科手术教学培训需求。可为医院、高校提供系统化、数量化、多样化虚拟仿真手术实训,打破传统低效师徒模式,缩短专科医生培养时间,解决合格医生短缺导致的早癌筛查率低问题,同时提升手术技能、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为医院及医生增收,目前已获45台订单。
三、参赛单位介绍
IHS智触成立于2017年末,是专注AI机器触觉技术及应用开发的跨国科技公司,在加拿大温哥华与中国深圳设双中心。拥有中加资深技术及市场专家组成的国际化团队,配备机器触觉、AI、机器人等领域高精尖人才,具备全栈自主研发能力,掌握硬件设计、系统开发、AI算法、3D建模全部知识产权,致力于革新虚拟触觉力反馈体验,构建机器触觉生态,为多场景赋能。
光刃擎芯-精密激光开微槽重器产业化
参赛单位:湖南强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项目内容
本团队创新研发出全球独创智能激光开微槽装备,具备高精度、高效率两大优势,核心技术为国际领先。基于偏转激光开微槽技术,有效地减小微槽轮廓误差,有效避免激光遮蔽效应和斜面分散效应的影响;基于多轮廓图像合成在线视觉检测,精确控制修整余量并解决盲修时轮廓尺寸不能实时显示等问题;基于在线视觉检测、CAM和工艺数据库,实现晶圆倒角金刚石砂轮开微槽智能化。团队依托于国家级重点研发实验平台进行长达八年的研发,团队核心研发人员集聚哈佛大学、东京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博士人才,研发出全球独创首台智能激光开槽装备,核心技术国际领先,应用于歼-20发动机叶片返修滚轮做修整,在半导体领域为国内大型晶圆厂商解决依赖进口倒角砂轮的开槽和返修,应用市场规模巨大且技术壁垒强。
二、项目成果
1.高精度智能激光开微槽工业母机代替传统电火花对我国垄断,为芯片、刀具、高端基础零部件奠定基础。
2.机械与激光同步加工工业母机,为医疗、航空等弱刚度零件车削贡献力量。
三、参赛单位介绍
公司创业团队共有15人:技术部门8人,其中核心技术开发人员4名;财务部及营销部4人,分别承担财务分析及营销规划,共同保障公司计划的正确制定与顺利实施;后勤部3人,积极配合各部门有序运转;团队中博士生4名,硕博率约50%。专家顾问团队10人,邀请激光与磨削领域专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等组成首席顾问团队,研发实力雄厚,创业指导高效,具备完善的部门体系,分工较为明确,各司其职,同时又可以相互帮助。
基于船舶识别的3D堆叠检测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参赛团队:黄丽平团队
一、项目内容
聚焦船舶检测,研发基于船舶识别的3D堆叠检测芯片并产业化。以YOLOv3卷积神经网络为核心,改进DarkNet-53网络,加入空洞卷积模块提升复杂背景下船舶(尤其小船只)识别精度与速度;设计专用硬件加速器与3D堆叠芯片,通过定点量化、轻量级E203系统集成降本提效。
产品以SaaS形态部署于“海事通”,提供云端API、定制化服务及软件权限销售,客户为港口管理机关、船舶公司等。计划2026年底芯片流片,先在上海海事局试点再推广,制定三年目标优化系统、扩团队与客户,长期争做船舶检测技术前端企业。
二、项目成果
技术上,研发YOLOv3改进算法,空洞卷积提升识别精度;完成硬件加速器架构设计与3D堆叠芯片物理设计,确定28nm工艺;算法已部署至“海事通”。
资源上,在上海交大设200㎡研发办公场地,初建产学研基础,预计年产能200万。
规划上,明确2026年底流片目标,定“上海试点-全国推广”路径,制定三年融资与客户拓展计划。
三、参赛单位介绍
团队聚焦船舶识别3D堆叠检测芯片研发,核心成员专业互补。申报人黄丽平牵头,成员覆盖算法、芯片设计、海事应用,博士团队深耕YOLOv3改进、3D堆叠芯片设计(含28nm工艺),具备全链条研发能力。
依托上海交大设200㎡研发场地,完成算法验证并部署至“海事通”,初建产学研合作,积累海事及港口企业对接经验。未来3年计划扩至15人(7博士),支撑技术迭代、流片及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