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

项目展示丨第四期:新能源组

广西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2025年第八届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南宁海创大赛”)由中共南宁市委员会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工作专项小组主办,是南宁市招才引智的重要品牌,经过六大分站赛区预赛的激烈角逐,来自全球的50个优质创新创业项目成功晋级本次南宁海创大赛决赛。

本次决赛将按照新一代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组、新能源组、新材料组、高端装备制造与低空经济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组分组进行。现按照决赛公示名单组别顺序,逐一为大家展示成功晋级的团队和项目,本次为您介绍的是第四期——新能源组。

 

基于AI的电力交易运营商——AI电力交易为发电/售电/用电/储能企业降本增收

参赛团队/单位:北京心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项目内容

心知科技基于能源电力与气象大数据,运用高精度气象预报、人工智能AI和金融量化交易技术,为发电、售电和工商业企业提供电力交易智能决策数据、SaaS软件、交易策略及能源管理服务,助企业获电力交易最大收益,解决电网供需不平衡问题,提高新能源发电利用率,减少“弃风弃光”,助力全球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前,心知科技为山东、辽宁、广西等8个省份客户提供电力交易数据软件和代理交易服务,代理交易运营电量规模达150亿度/年,为客户平均提效1分/度。其AI电力交易技术收益率是人工交易的2-3倍,领先市场。

二、项目成果

1.开发广西电力市场AI决策大脑:广西地区高精度气象预测系统、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用电负荷预测系统、电力市场价格预测系统、电力交易决策系统。为广西的发电、售电、用电、储能、虚拟电厂客户提供基于AI的电力交易技术和运营服务,提高客户资产收益,促进广西新能源消纳,助力广西电力系统供需平衡。

2.东盟区域高精度气象与新能源预测系统。

三、参赛团队/单位

北京心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领先的电力交易AI预测和决策服务提供商。

心知科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腾讯碳中和加速器企业、阿里云中国低碳科技硬核实力先进企业、全球最大能源创新项目Free Electrons全球15强,与中国气象局有深度战略合作。已获信天创投、成为资本、金沙江创投、阳光盛和累计数千万元投资。其核心团队来自微软、华为、TIBCO、远景等全球知名企业,70%成员拥有博士或硕士学历。

北京心知能源有限公司,是北京心知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电力交易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心知能源”与“MindMargin”是心知科技电力交易业务的品牌商标。广西心知能源有限公司,是2025年北京心知能源在广西南宁成立的广西区域研发和运营子公司。

 

汽车零配件技术与工程服务平台

参赛团队/单位:海实团队

一、项目内容

海实团队立足于快速发展的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聚焦中国零部件企业出海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瓶颈与质量挑战,提供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程与技术解决方案。公司服务覆盖从概念设计、开发验证到生产优化、售后支持的全流程,核心包括工程服务模块(提供联合开发、原型制作、装车测试、故障分析、定制治具、质量检测和供应链管理)和技术服务模块(涵盖工艺改善、故障诊断、质量审核与前沿技术应用)。我们深度熟悉国际主流车厂标准与开发流程,旨在通过本土化与全球化结合的服务网络,助力中国制造实现技术升级与高质量出海。

 

二、项目成果

1.工程服务模块:提供从概念设计到量产交付的全程支持。核心服务有联合项目开发、原型样件快制、MAPIAX实车装车验证、故障件实验室测试与根因分析。此外,还提供定制化治具设计、含CSL2质量防火墙的全方位质量检测方案,以及专业的供应链与海外仓管理服务,以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和产品质量。

2.技术服务模块:专注生产环节提质增效,提供工艺改善优化、在线故障速诊速解、全面质量审核及供应商能力提升辅导。同时,持续追踪行业前沿技术趋势,为客户提供创新方案,助力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参赛团队/单位介绍

2017年HaiShi在法国东部成立,是一家专注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海外服务和咨询公司。我们提供专业的服务,包括:市场开拓、项目支持、质量服务、仓储物流、新能源相关、路测分析、模具调模、咨询分析等。秉承着“为中国制造保驾护航”的服务宗旨,HaiShi致力于搭建好中国融合全球供应链之间的桥梁。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汽车领域,并经长期积累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服务模式。我们的团队成员是由来自不同国家,拥有行业经验并具各专业技能的人员组成。随着我们提供的服务不断扩大和深入,HaiShi已与超过100家汽车领域整零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和服务关系。

 

 

新一代氢能分布式发电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参赛团队/单位:南宁安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项目内容

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效高可靠宽温域氢能分布式发电系统,开展氢能便携电源及动力系统的开发与产业化。该系统经过长期技术攻坚,成为国内领先的氢能分布式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其核心性能可对标传统锂电池电源、柴油发电机及气态储氢发电系统等现有产品,且在能量密度、补能效率、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实现超越。

创新成果包括:自主研发的高密度常温常压固态储氢材料,储氢质量比超5%,比传统材料提高150%以上,安全性与稳定性显著提升;突破性的多模式低温快速启动技术,能在-25℃环境下2分钟内快速启动,可在-30℃至55℃宽温域稳定运行,拓展了氢能应用场景;高效高可靠的系统集成能力,能量转换效率超60%,3分钟内可快速补能,已应用于应急救援、户外作业等多个领域。通过固态储氢与燃料电池技术深度融合,填补了传统便携电源在长续航、高安全、清洁能源方面的技术空白。

该系统为多领域提供从氢能存储到电力输出的全链条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成为支撑能源结构转型、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技术装备。

 

二、项目成果

已完成两代固态储氢便携电源研发,累计运行超10000小时无故障。未来三年将研发2款以上新产品,预计销售额累计超2100万元。已申请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SCI/EI论文3篇。长期目标是牵头成立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推动氢能发电在汽车、船舶、农机、工程机械等多领域应用。

 

三、参赛团队/单位介绍

南宁安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解玄博士团队筹建,专注于氢能分布式发电系统研发与产业化。公司聚焦固态储氢材料、燃料电池电堆及多能源系统集成,产品覆盖300W–300kW功率段,应用于应急电源、新能源汽车、船舶和无人机等。

团队累计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授权专利30件以上,并与航天集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所、南方电网、广西玉柴等保持合作。公司将以南宁为总部,辐射华南与东盟市场,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氢能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新型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应用技术

参赛团队/单位:新羿聚核(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项目内容

新型二氧化碳捕集与转化应用技术项目致力于为工业和能源企业打造创新的碳达峰与碳中和方案及核心设备,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在纳米孔隙下通过改变温度及湿度的条件下进行可逆化碳捕捉技术。自主研发的MS-019碳捕集分离膜材料技术和产品已应用于火力发电、石油石化、钢铁和水泥等行业,经过规模化成本核算每吨捕集成本对标国际技术工艺可降低25%~30%,帮助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捕集后的二氧化碳还能循环利用,比如用于绿色甲醇、制作石墨烯及碳纳米管材料、可持续航空SAF燃料等。

二、项目成果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已申请授权多项专利,产品实现标准化,适用于火力发电、石油石化、钢铁产业、水泥产业、航空、有色金属等产业应用。

 

三、参赛团队/单位介绍

新羿聚核(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工业和能源企业打造创新的碳达峰与碳中和方案及核心设备,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在纳米孔隙下通过改变温度及湿度的条件下进行可逆化碳捕捉技术。自主研发的MS-019碳捕集分离膜材料技术和产品已应用于火力发电、石油石化、钢铁和水泥等行业,经过规模化成本核算每吨捕集成本对标国际技术工艺可降低25%~30%,帮助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捕集后的二氧化碳还能循环利用,比如用于绿色甲醇、制作石墨烯及碳纳米管材料、可持续航空SAF燃料等。

 

高性能燃料电池膜电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参赛团队/单位:氢沐新能源团队

一、项目内容

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和减碳趋势的大背景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应用前景广阔。然而,国内氢燃料电池的发展面临着成本高和依赖进口技术的双重挑战。本项目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的一体化单电池高性能钛合金燃料电池电堆,通过优化单电池结构、极板流场、涂层和膜电极设计,实现产品性能的大幅提升和成本的显著降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打破现有技术壁垒,实现氢燃料电池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和成本的有效控制。项目聚焦氢能产业核心组件——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研发与产业化,通过三大创新技术(高性能低铂载量膜电极、钛合金一体化单电池、电堆密封技术)突破行业瓶颈,实现燃料电池电堆的高性能、长寿命及低成本。

 

二、项目成果

开发的新型高性能钛合金燃料电池电堆,采用了新型的一体化单电池结构,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双极板和分体式膜电极的设计模式,还突破了依赖于丰田模式的阳极板+膜电极+阴极板技术。这种一体化设计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性能,使得电堆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300kW,体积功率密度为8kW/L,且能在极端低温条件(零下40摄氏度)下启动,延长了使用寿命至超过20000小时。与当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相比,该电堆的体积减小了30%,重量减轻了40%,成本也降低了40%。

 

三、参赛团队/单位介绍

氢沐新能源团队以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及电化学传感器技术为核心发展方向,致力于提供氢能关键材料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核心团队拥有博士5名,来自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发表论文50余篇,发明专利10项。凭借自主研发的氢能膜电极与催化剂,其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团队在车用发动机及氢燃料电池领域有多年的研发和量产经验,深入理解了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和市场需求,特别是在单电池结构、极板流场设计、表面涂层技术以及膜电极的制备技术等方面。

 

新一代固态电池项目

参赛团队/单位:深圳伯瓒科技有限公司

一、项目内容

固态电池被誉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时代“动力心脏”,未来低空经济(无人机)、人工智能机器人、新一代电动汽车、智能化可穿戴电子产品(AI眼镜)等巨量市场发展将打造万亿级以上固态电池行业。伯瓒科技新一代固态电池项目利用自有核心技术在多领域取得突破,开发的产品性能优异,有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等优点,综合性价比高。项目旨在引领新能源领域创新突破,实现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及应用,满产后(51GWh)产值超千亿元。

二、项目成果

已完成从材料到PACK、从半固态到全固态电池的全方位布局,产品覆盖了Bonanzium系列固态电池、硅负极材料及固态电解质。

1.技术创新:稀土元素掺杂工艺,提升固态电解质离子导电率、空气稳定性与界面兼容性;原位固化技术,改善固态电解质界面问题,优化电池结构并提升性能;干法电极工艺,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适配大规模量产。

2.推出能量密度超350-380Wh/kg的Bonanzium固态电池,完成样品送测并取得海外订单,计划三年内迭代至量产型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500Wh/kg。

三、参赛团队/单位介绍

伯瓒科技由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锂电池发明人斯坦利·惠廷厄姆教授的弟子张瑞波博士于2022年在深圳创立,专注于新一代固态电池及其核心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公司汇聚了一批顶尖专家,拥有一支来自国内外知名学府及科研机构、涵盖多学科背景的研究团队。制造团队成员则来自于新能源行业的领先企业,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伯瓒科技开发的新一代固态电池产品性能优异,具备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等显著优点。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3C类电子产品、低空经济、新能源交通工具等领域。目前产品通过了国外多家下游客户的严格上机验证,并取得了1GWh以上的海外订单。伯瓒科技在海外设立有生产基地,以满足国际市场的巨大需求。

聊天